现在中小学都很重视劳动教育,学生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知识,还要参与扫地、做饭、种菜等劳动活动,很多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劳动课,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动手技能,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。现在中小学都很重视劳动教育,学生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知识,还要参与扫地、做饭、种菜等劳动活动,很多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劳动课,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动手技能,养成热爱劳动的
以前有些孩子在家里 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,连扫地、洗碗都不会,甚至觉得 “劳动丢人”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,每周劳动教育时间不少于 1 课时,还明确了不同学段的劳动内容:小学低年级要学习整理书包、扫地;中高年级要学习做饭、种植;初中要学习家电维修、木工制作;高中要学习职业体验、社区服务。
在浙江某小学,学校有个 “劳动实践基地”,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小菜地,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种黄瓜、番茄、青菜。每到收获季节,孩子们把自己种的蔬菜带回家,和家人一起分享。学生小周说:“以前不知道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,现在自己种了才知道,要浇水、施肥、除虫,特别不容易。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。”
有些学校还把劳动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,比如布置 “家庭劳动作业”:周末帮家长做饭、打扫卫生,拍照或视频记录,开学后在班级分享。北京某中学还开设了 “烹饪课”,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做番茄炒蛋、炒土豆丝,很多学生学会后,经常在家给家长做饭,家长们都很欣慰。
不过劳动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有些学校因为场地有限,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得少;还有的老师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,把劳动课变成了 “自习课”。对此,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,比如没有小菜地的学校,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保洁、垃圾分类;同时加强教师培训,让老师掌握劳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。
劳动教育不是 “吃苦教育”,而是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感恩、学会合作、学会担当。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劳动教育,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,还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,性格也更独立了。未来,劳动教育会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让孩子全面发展。